川崎病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定量蛋白组学 研究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Zhongguo dang dai er ke za zhi =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ediatrics(2020)

引用 0|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川崎病(KD)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蛋白标记物.方法 采用KD患儿血清培育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s)作为KD组,健康儿童血清培育的HCAECs作为健康对照组.利用iTRAQ检测两组细胞蛋白质的表达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蛋白质数据;使用Western blot法进行蛋白标记物的验证.结果 本研究共鉴定出518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差异倍数的绝对值>1.2且P<0.05).GO分析显示差异蛋白明显富集的生物过程有细胞过程、代谢过程、生物调节等;细胞组分有细胞部分、细胞、细胞器等;分子功能有结合、催化活性、分子功能调节剂等.KEGG分析显示明显富集的信号通路是核糖体、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转录失调等.根据PPI网络结果将关系密集程度排在前9的蛋白标记物PWP2、MCM4、MCM7、MCM5、MCM3、MCM2、SLD5、HDAC2、MCM6筛选出来作为KD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蛋白标记物.Western blot法验证KD组蛋白标记物HDAC2、PWP2、MCM2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KD患儿血清显著改变了HCAECs的蛋白表达模式并影响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信号通路,为KD的病理机制和治疗靶标提供了新的依据.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