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

Shanghai Medical Journal(2015)

引用 23|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评价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PLIF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髓核摘除或微创手术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共收治LDH行髓核摘除或微创手术术后复发的患者56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腰腿痛型(9例)、下肢麻木伴放射感型(18例)和腰腿痛伴下肢麻木型(2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PLIF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12、24个月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学会(JOA)评分法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评估患者术后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腰痛和腿痛的程度.术后24个月随访时,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采用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3种临床分型患者术后3、6、12、24个月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种临床分型术前(P值均<0.05).术后24个月时,腰腿痛型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下肢麻木伴放射感型和腰腿痛伴下肢麻木型(P值均<0.05),腰腿痛伴下肢麻木型患者的JOA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下肢麻木伴放射感型(P<0.05).3种临床分型患者术后3、6、12和24个月的腿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种临床分型术前(P值均<0.05),腰腿痛型和腰腿痛伴下肢麻木型患者术后3、6、12、24个月的腰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种临床分型术前(P值均<0.05);下肢麻木伴放射感型患者术后3个月的腰痛VAS评分显著高于同种临床分型术前(P<0.05),术后12和24个月的腰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种临床分型术前(P值均<0.05).3种临床分型患者术后3、6、12和24个月的腰椎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同种临床分型术前(P值均<0.05).术后24个月时,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腰腿痛型患者的治疗满意率显著高于下肢麻木伴放射感型和腰腿痛伴下肢麻木型(P值均<0.05),腰腿痛伴下肢麻木型患者显著高于下肢麻木伴放射感型(P<0.05).结论 PLIF手术治疗腰腿痛型和腰腿痛伴下肢麻木型LDH术后复发患者疗效较佳,治疗下肢麻木伴放射感型患者疗效较差.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