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血管成像在肾脏实性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linical Oncology and Cancer Research(2017)

引用 2|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通过与能量多普勒成像(power Doppler imaging,PDI)对比,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技术在肾脏实性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47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超声检查发现的肾脏实性肿物并行PDI及SMI检查的患者资料,共48个病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中良性病变10个、恶性病变38个.采用Adler法分析肿物的血流分级、分布模式、形态,及周边有、无环状血流,评价PDI及SMI对于肾脏实性肿物的诊断效能.结果:PDI检测显示,肾脏良、恶性肿物的血流分级、分布模式、形态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恶性肿物周边有、无环状血流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SMI检测显示,肾脏良、恶性肿物的血流分级、分布模式、形态,及周边有、无环状血流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1.05%、70.00%、0.705;SM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9.47%、90.00%、0.897.PDI与SMI诊断效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SMI较PDI能够更准确评价血流分级、描绘血流分布模式及形态,并且周边环状血流显示率更高,提高肾脏肿物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