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地区秋季一次连续灰霾过程的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5)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以南宁市秋季某次连续灰霾过程为例, 利用单站地面激光雷达数据, 结合地面气溶胶观测数据、气象资料和HYSPLIT轨迹模式分析此次灰霾的边界层高度、 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及成因. 南宁市此次灰霾过程PM2.5日均浓度值连续9天超标. 灰霾持续期间, 边界层高度波动范围0.4~0.8 km, 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地面监测的颗粒物浓度与激光雷达反演的边界层高度呈负相关关系, 12: 00—17: 00时段内, 地面PM2.5与边界层高度相关系数r=-0.671, 激光雷达反演的边界层高度较好地反映了颗粒物的扩散条件.PM2.5浓度与近地面消光系数呈正相关关系, 12: 00—17: 00 时段PM2.5浓度与近地面消光系数相关系数r=0.986, 说明激光雷达所反演的消光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PM2.5污染程度. 此次连续灰霾期间最强消光系数出现在下午14: 00, 为0.7 km -1 , 高度在2.0 km左右; 其次是中午12: 00, 为0.4 km -1 , 高度在1.0~1.2 km; 消光系数较弱的时段为下午16: 00, 峰值约为0.25 km -1 , 高度在1.5~2.0 km. 结合气象条件和HYSPLIT轨迹模式分析, 南宁市此次连续灰霾天气是由区域传输叠加本地污染源排放, 加上不良的气象条件共同影响造成的.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