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瑞芬太尼联合拉玛泽分娩法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5)

引用 23|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低剂量瑞芬太尼联合拉玛泽分娩在分娩镇痛中对产妇的镇痛效果,并评价其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选择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为4组:A组无分娩镇痛、B组拉玛泽分娩镇痛、C组低剂量瑞芬太尼(背景输注速度0.02μg?kg-1?min-1)联合拉玛泽镇痛、D组高剂量瑞芬太尼(背景输注速度0.04μg?kg-1?min-1)。记录4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缩宫素的使用率、产妇第1产程活跃期平均时间、第2产程平均时间、中途改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记录分娩镇痛产妇的瑞芬太尼使用总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A组相比,C组、D组产妇在镇痛后监测各时点宫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降低(P<0.01),且均在50分以内,C组产妇在宫口开3.0 cm至开全时间显著缩短(P<0.05)。C组产后2 h平均出血量和缩宫素的使用率均低(P<0.05)。4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胎儿娩出后10 min均>8分。4组产妇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剩余碱BE)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新生儿纳洛酮使用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静脉输注低剂量瑞芬太尼联合拉玛泽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以减少瑞芬太尼的静脉镇痛的总剂量,缩短产程,降低中途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