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包被条件对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胶原结合法测定FⅧ制品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s(2014)

引用 23|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通过考察不同胶原包被条件对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与胶原结合的影响,建立vWF胶原结合法(vWF collagen binding assay,vWF:CBA)检测FⅧ制品中vWF活性.方法 将胶原Ⅲ分别按以下4组条件包被ELISA板:不同pH(2.8、4.0、5.2、6.4、7.4、8.8、9.8)的缓冲液,不同盐浓度(0、0.05、0.1、0.15、0.2、0.3、0.4、0.6 mol/L NaCl)的缓冲液,不同胶原Ⅲ浓度(5、2.5、1、0.5、0.25、0.125 μg/ml),不同包被温度(4、25、37℃).以5个不同稀释度的vWF标准品为样品,进行vWF:CBA法测定,每种包被条件下绘制1条标准曲线,同时检测每种包被条件下方法的重复性.将标准曲线线性和方法重复性较好的几组条件做为最佳包被条件,验证该包被条件下vWF:CBA法的特异性、重复性,获得标准曲线范围.结果 当胶原Ⅲ溶解于含0.15 mol/L NaCl,pH6.4的磷酸缓冲液中,在4℃条件下以2.5 μg/ml包被时,vWF与胶原的结合效率较高.将该包被条件下的vWF:CBA法用于测定冷沉淀上清及FⅧ制品中vWF活性,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结论 不同的包被条件对胶原结合法测定vWF活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采用胶原结合法测定FⅧ制品中vWF活性时,应对包被条件进行优化.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