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15)

引用 3|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13年网络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广东省报告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资料,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广东省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广东省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66 274例,年报告发病率为156.95/10万.全省21个地市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分别为深圳(41 111例)、广州(18 900例)、梅州(11 386例)、江门(10 704例)和东莞(10 691例),合计占全省病例总数的55.81%.全年发病高峰在1、10、11及12月,共报告99 485例,占59.83%.男性98 356例,女性67 918例,男女性别比为1.45∶1;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4岁组,共报告130 424例,占总发病数的78.44%;病例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130 274例,占总发病数的78.35%.共报告19起暴发疫情,均由诺如病毒引起.实验室诊断病例76 264例,占总病例数的45.86%;59844例报告了病原学检测结果,其中病毒感染58 241例,占97.32%,细菌感染1 525例,占2.55%.病毒感染病例中,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占95.73%(55 756/58241);细菌感染病例中,以沙门菌属感染为主,占81.11%(1 237/1 525).结论 广东省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高峰为秋冬季,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暴发疫情均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细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为沙门菌.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