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蚊媒西尼罗病毒携带情况调查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2015)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蚊媒的构成、发生消长及西尼罗病毒的携带情况,为及时有效地切断西尼罗病毒病传播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广东省的广州、佛山、东莞、茂名市的城区和郊区设点,采用灯诱法调查成蚊;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蚊媒携带的西尼罗病毒.结果 广东省蚊媒平均密度为11.80只/灯,其密度高峰在4-5月,生境中以牲畜棚中的密度最高.致乏库蚊/致倦库蚊占捕蚊总数的89.90%,为优势蚊种.RT?PCR法未检测到西尼罗病毒阳性.结论 致乏库蚊/致倦库蚊是广东省的优势蚊种,加强监测可以掌握其消长规律,为制定适宜的防制措施和预报预警其可能传播的西尼罗病毒提供科学依据;对广东省内西尼罗热的传播媒介种类及其传播流行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