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误诊原因分析

Journal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2015)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成因可分为炎症性肿大及肿瘤性肿大。文中分析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病理诊断中的难点及避免误诊及漏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2010至2013年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病例435例,并与对应淋巴结组织学活检结果比较。结果7例患者淋巴结细针穿刺与组织活检诊断结果不相符合,均因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8.4±8.9)岁;临床局部淋巴结肿大6例,全身淋巴结肿大1例;7例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直径1~4 cm。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 FNAC)将淋巴瘤误诊为差分化转移癌1例、低分化腺癌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例、淋巴瘤诊断为淋巴组织增生建议活检2例、提示恶性肿瘤未进一步分类1例、描述镜下特点建议淋巴结活检2例。与活检结果对比,FNAC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9.3%(432/435)、误诊率1.6%(7/435)。结论 FNAC对初筛淋巴结疾患的良恶性及肿瘤类型有重要意义,而对于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的形态特征、诊断鉴别以及穿刺技术的熟悉与掌握,是降低FNAC诊断漏诊及误诊率的关键。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