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3年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引用 0|浏览1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调查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病原谱变迁;分析HAP的常见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的变化。方法收集2007-2013年全国13所教学医院HAP患者标本的非重复病原菌,菌株经中心实验室复核后,测定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HAP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从2007年的17.4%上升至2013年的35.8%,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从2007年的23.4%下降至2013年的16.9%;鲍氏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97.4%~100.0%)和替加环素(79.8%~90.2%)保持很高的体外敏感性;多药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53.3%上升至2013年的77.1%;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有增长趋势,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多黏菌素B(93.1%~100.0%)、阿米卡星(68.6%~88.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6%~83.2%)、头孢他啶(61.8%~77.2%)、美罗培南(57.7%~73.2%);多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23%下降至2013年的10.3%;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依次为美罗培南(93.3%~100.0%)、亚胺培南(93.3%~100.0%)、替加环素(92.2%~99.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9.2%~90.4%)、阿米卡星(75.0%~99.0%);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52.9%下降至2013年的28.1%;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出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87.1%下降至2013年的54.4%;大肠埃希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依次为替加环素(100.0%)、美罗培南(97.1%~100.0%)、亚胺培南(94.3%~10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2.9%~100.0%)、阿米卡星(78.6%~94.7%);大肠埃希菌ESBLs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84.1%下降至2013年的51.4%。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取代铜绿假单胞菌成为HAP第1位病原菌,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略有上升,而医院内其他常见多药耐药细菌MRSA、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呈现下降趋势,需要进一步监测。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Surveillance of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ing,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