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置管建立体外膜氧合87例操作经验总结

Zhonghua jie he he hu xi za zhi = Zhonghua jiehe he huxi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2017)

引用 1|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建立体外膜氧合(ECMO)过程中的技术要点、风险评估及其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9年11月至2017年1月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87例经皮穿刺置管建立ECMO成人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支持类型、置管部位、血管内置管型号、位置确定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87例患者中男61例,女26例;年龄15 ~ 82岁,平均(47±16)岁;原发病为ARDS 56例(65%),肺移植过渡16例(18%),其他病因15例(17%).81例患者给予VV-ECMO支持,6例给予VA-ECMO支持.最常用置管型号为动脉端15 ~ 17 F、静脉端21 ~ 23 F.其中62例患者(71%)在穿刺置管前进行床边血管超声定位,11例患者(13%)在置管成功后通过床边X线胸片协助调整插管末端位置,33例(38%)患者置管后经床边超声确认股静脉导管末端位置保证血流量.经皮穿刺置管成功85例(97%),2例女性患者因皮下脂肪层过厚,经皮穿刺过程中置管困难请血管外科医师行切开股静脉置管.6例VA-ECMO患者自主完成经皮穿刺股动脉侧支循环建立5例,另1例股动脉因未建立侧支循环出现肢体坏疽.9例出现置管部位出血,4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1例撤离时肺栓塞.结论 经皮穿刺置管建立ECMO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较低.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atheterization,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dult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