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ALK、ROS1和 RET融合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Zhonghua bing li xue za zhi =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2015)

引用 27|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LK、ROS1和RET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引物即时PCR法及Sanger DNA测序法分别检测30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ALK、ROS1和RET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3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12例存在ALK基因融合(3.97%,12/302),其中E13;A20、E6;A20、E20;A20基因融合各3例,占总阳性比例的9/12。 ALK融合基因在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302例患者中12例存在ROS1基因融合(3.97%,12/302),其中9例为CD74-ROS1基因融合;ROS1融合基因在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患者检测出RET基因融合,患者为老年女性,腺癌患者,无吸烟史。(4)未发现ALK、ROS1、RET同时突变的患者。结论 ALK、ROS1、RET融合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突变率较低,但代表了非小细胞肺癌特定的分子亚型,对指导临床靶向治疗意义重大。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