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方式颅咽管瘤患者垂体功能减退模式

Zhonghua yi xue za zhi(2018)

引用 2|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生长方式颅咽管瘤患者围手术期与远期随访垂体激素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2001年1月至2012年5月间,以手术全切除为目的进行治疗的212例原发颅咽管瘤的临床资料,根据颅咽管瘤QST外科学分型,分析不同生长方式的颅咽管瘤患者手术前、手术后早期及远期垂体激素水平以及相关临床特征.结果 177例(83.5%)患者术前出现垂体功能减退,其中36例为全垂体功能减退,术后早期垂体功能可进一步加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减退在术后远期的发生率分别为60.1%、58.3%,多数患者术后需要行肾上腺激素及甲状腺激素的替代治疗,不同生长方式的颅咽管瘤垂体功能减退模式存在差异.结论 颅咽管瘤垂体功能减退模式与QST分型相关,这种分型有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是持续改进颅咽管瘤神经内分泌监控、治疗与健康教育的重要依据.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raniopharyngioma,Hypopituitarism,Tumor growth patter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