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全脊柱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ournal of Regional Anatomy and Operative Surgery(2021)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炎性氧化应激及椎旁肌形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经皮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每组49例,分别行经皮全脊柱内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和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统计2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手术前后炎性氧化应激指标[氧化蛋白产物(AOPP)、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影像学指标[椎间隙前后缘高度(ISH)、椎间盘高度(DH)、手术节段活动范围(ROM)]及椎旁肌形态(多裂肌功能横截面积、腰肌相对截面积、多裂肌脂肪沉积等级).结果 经皮内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3 d经皮内镜组血清AOPP、MDA、TNF-α水平低于显微镜组(P<0.05).术后1周经皮内镜组VAS评分低于显微镜组(P<0.05).手术前后2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2组患者ISH、DH较小(P<0.05),ROM较大(P<0.05).术后3个月,经皮内镜组多裂肌功能横截面积大于显微镜组(P<0.05),腰肌相对截面积、多裂肌脂肪沉积等级小于显微镜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显微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比较,经皮全脊柱内镜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整体效果更为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机体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缓解疼痛,提升腰椎功能,调整结构状态的同时能够维护椎旁肌形态,且安全性良好.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