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禾本科牧草生育期变化特征

张娟, 王晓明,徐维新,校瑞香, 辛元春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4)

引用 5|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利用1988-201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5个站点牧草生育期地面观测数据,分析了近20年代表性牧草返青、开花、黄枯期及生长季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偏相关分析探讨了气温和降水对牧草生育期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牧草生育期北部推迟南部提前的特征明显.南部的三江源区域返青、开花与黄枯期总体呈显著提前趋势,其中曲麻莱羊茅返青期提前的倾向率达到-4 d/10 a,开花期为-13 d/10 a,黄枯期达到-9 d/10 a,且均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北部环青海湖区域的海北西北针茅生育期则表现出一定的推迟趋势.生长季长度北部地区延长,而南部除甘德(垂穗披碱草)外均呈明显缩短趋势.近20 a黄枯期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返青期,使得生长季长度的变化更多地受黄枯期变化的影响.1月和3月气温是影响研究区牧草返青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气温增高返青提前.开花期南北差异明显,北部与同期气温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南部则主要与开花前2-3个月的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增多大部地区开花期提前.此外,降水也是各地牧草黄枯的主要影响因子.
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gramineae grasses,phenology,Qinghai-Tibet Plateau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