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营养对不同产地菘蓝的干物质积累、根外形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5)

引用 23|浏览5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处理水平对菘蓝干物质积累、根外形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其栽培生产中最佳施氮形态及比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5个产地的菘蓝植株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氮、硝态氮(NO;-N)、铵态氮(NHI-N)、NHI-N/NO3-N=75/25、NHI-N/NO;-N=50/50、NH+4-N/NO;-N=25/75和酰胺态氮,分析比较了不同产地植株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相关参数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铵、硝态氮混合(NHI-N/NO+3-N=75/25和N+4-N/NO+3-N=50/50)施用有利于陕西商洛菘蓝的生长,而甘肃张掖菘蓝则在全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处理下,地下部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的积累效应大.酰胺态氮处理有利于促进安徽亳州、甘肃张掖、安徽阜阳和山西运城菘蓝地下部干物质的积累.甘肃张掖菘蓝与陕西商洛菘蓝的主根直径和侧根数分别在NH+4-N/NO;-N=25/75和NH+4-N/NO+3-N=50/50处理时最大.与对照相比,氮素处理能有效提高菘蓝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其中对安徽阜阳菘蓝的促进作用最强,且全硝处理时其叶绿素含量最大.氮素处理也有利于提高菘蓝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其中陕西商洛菘蓝的光合相关参数最高.[结论]不同产地植株对氮素处理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生产中应根据不同产地采取不同的施氮处理.
更多
关键词
apparent quality,nitrogen treatment,Isatis indigotica Fort.,dry matter accumulation,photosynthesi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