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隐性失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Zhongguo xiu fu chong jian wai ke za zhi = Zhongguo xiufu chongjian waike zazhi =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2014)

引用 11|浏览5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中造成隐性失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8年12月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的31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54例,女163例;年龄(69.86±15.42)岁.身高1.50~1.84 m,平均1.64m:体重39~85kg,平均62.26kg.合并内科疾病18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h~33d,平均4.58 d.髓内固定203例,髓外固定114例.手术时间(61.99±18.25)min,术中输注红细胞患者84例,输注红细胞量为200~1 000mL.术后引流量0~750mL,平均61.85 mL.隐性失血量通过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变化计算获得,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影响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患者总红细胞丢失量为(918.60±204.44) mL,术中显性失血量为(257.32±271.24)mL,隐性失血量为(797.77±192.58)mL.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麻醉方式、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是否输注红细胞、内固定类型是隐性失血量的影响因素(P≤0.10),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隐性失血量危险因素有年龄、骨折类型、麻醉方式和内固定方式. 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造成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有高龄(> 60岁)、不稳定型骨折、全麻及髓内固定;对于老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在全麻下行髓内固定术时,隐性失血量会显著提高.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Hidden blood loss,Risk factor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