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血运重建的长期预后

Zhonghua xin xue guan bing za zhi(2017)

引用 3|浏览9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比较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长期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或CABG治疗的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6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PCI组316例,CABG组347例。研究终点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梗)、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心原性死亡/心梗/卒中联合硬终点以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MACCE,包括心原性死亡、非致命性心梗、卒中及再次血运重建的联合终点)。为增加组间可比性,本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匹配前后两组人群的风险比( HR)、95%CI及多因素校正分析。结果随访时间7.2(5.1,8.3)年。多因素校正前的结果显示,PCI组和CABG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MACCE (44.5%比45.7%, P =0.036)、再次血运重建(33.7%比19.5%, P <0.001)、心原性死亡/心梗/卒中联合硬终点(20.4%比34.3%,P=0.032)和卒中(3.7%比23.5%, P<0.001)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13.0%比18.9%, P =0.12)和心梗(11.3%比6.1%,P=0.108)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CI组MACCE发生率仍明显高于CABG组(55.2%比41.9%,P=0.011),主要归因于PCI组较CABG组明显升高的再次血运重建率(HR=2.46,95%CI 1.662~3.642,P<0.001);两组间全因死亡(P=0.286)、心梗(P=0.165)和心原性死亡/心梗/卒中联合硬终点( P=0.305)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ABG组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PCI组(P=0.001)。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有202对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配比成功。 PCI组心梗发生率明显高于CABG组(12.7%比3.8%,P=0.039),其余终点事件发生率与Cox多因素校正结果一致。结论 CABG和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相似,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升高,而CABG组卒中发生率明显升高。倾向性评分匹配样本分析显示,PCI组不仅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升高,且心梗发生率也明显升高,但仍未转化为病死率上的差异。提示PCI可以作为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血运重建一个合理的选择。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oronary artery bypass,off-pump,Coronary disease,Prognosis,Stent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