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月份白子菜叶片中酚类成分含量的变化

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21)

引用 0|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inn.) DC.〕又名白背三七,隶属于菊科(Asteraceae)菊三七属(Gynura Cass.),为多年生草本[1].白子菜是中国传统中草药,用于治疗咳嗽、疮疡、跌打损伤以及风湿疼痛等[2] ,在部分地区亦基于其保健作用作为蔬菜栽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子菜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治疗糖尿病等功效[3-6].白子菜中丰富的酚类成分是其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如黄酮类和咖啡酰奎宁酸类等[6-8].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与气候和季节变化等外部因子密切相关[9].本研究选择白子菜中含量较高的10个代表性酚类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同一生长周期4月至11月白子菜叶片中酚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以期为确定白子菜的最佳采收时期提供科学依据.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