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

Zhonghua nei ke za zhi(2013)

引用 3|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从“目标治疗”的角度,初步评价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入组患者均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RA分类标准,所有患者均口服甲氨蝶呤15 mg/周、叶酸5 mg/周和泼尼松(≤10 mg/d),于第0、4、12周记录患者疾病活动度和疗效,主要评价指标:基于C反应蛋白(CRP)计算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次要评价指标:EULAR疗效标准,达到ACR制定的RA疗效缓解20% (ACR20)、RA疗效缓解50% (ACR50)、RA疗效缓解70% (ACR70)的比例,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和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于治疗第4、12周记录甲氨蝶呤相关不良反应,第12周记录泼尼松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共入选RA患者76例,完成4周、12周治疗者分别有68例、65例.治疗第12周时,达到DAS28缓解、低疾病活动度和中高疾病活动度者分别为30例(46.2%)、9例(13.8%)、26例(40.0%).治疗后达到低疾病活动度的9例患者中3例为早期RA或中病程患者(病程≤2年),未达目标治疗要求,36例(55.4%)患者治疗达标;达到EULAR较好疗效标准及ACR20、ACR50、ACR70的比例分别为29.2%、75.4%、69.2%、64.6%;SDAI、CDAI达标比例分别为76.9%、58.5%.治疗第4周甲氨蝶呤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肝功能异常11.8%、腹痛4.4%、腹胀反酸4.4%、恶心2.9%;第12周甲氨蝶呤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腹胀反酸4.6%,腹痛、恶心、脱发、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肺部感染均为1.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目标治疗”的理念及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考虑,甲氨蝶呤联合小剂量泼尼松仍不失为当前治疗RA的有效手段之一.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