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P方案治疗10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Ai zheng = Aizheng =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04)

引用 13|浏览18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与目的:与西方国家比较,亚洲国家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较为常见,其生物学行为与B细胞NHL不同,往往表现为化疗敏感性较差、病情迁延、容易复发、预后不良.本研究评价标准CHOP方案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性(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unspecified,PTCL-U)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在1997年1月~2003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收治106例PTCL-U(REAL分型)患者,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以及采用CHOP方案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结果:本组PTCL-U临床分期多为Ⅰ~Ⅱ期(占78.3%);结外侵犯多见(占84.0%),其中结外侵犯部位数>1者占34.9%;IPI评分多为0~1分(占78.3%).106例PTCL-U均采用CHOP方案为主的治疗方法,单纯化疗59例(55.7%),化疗加局部侵犯野放疗46例(43.3%),术后辅助化疗1例(1.0%).化疗加局部放疗总有效率81.0%,CR率58.2%;单纯化疗有效率69.5%,CR率为44.1%,中位有效维持时间16个月(1~88月).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89月),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9.9%、42.9%、22.0%,中位生存期24个月(95%置信区间12~36月).Ⅰ、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24.0%、22.3%、18.0%和0.本组病例中IPI、结外病变数和化疗是否达到CR与预后有关.结论:采用CHOP方案治疗PTCL-U疗效欠佳,远期生存率较低,仍需寻找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