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阴道黏膜中蛋白基因产物9.5、血管活性肠肽和神经肽Y的表达

Zhonghua fu chan ke za zhi(2011)

引用 0|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阴道黏膜神经再分布的变化.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取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的20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人工阴道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局部组织中蛋白基因产物9.5(PGP 9.5)的表达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能神经和神经肽Y(NPY)能神经的分布,取材时间在术后1~3年,并与原位乙状结肠黏膜进行比较.结果 (1)神经纤维密度:人工阴道黏膜组织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均可见丰富的PGP9.5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VIP和NPY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血管周围和肌层;人工阴道黏膜组织中PGP 9.5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密度为17±6,高于VIP(2.9±1.0)和NPY(2.5±0.8)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人工阴道黏膜PGP 9.5的表达:术后1年,人工阴道黏膜PGP 9.5的表达水平为14±4,低于原位乙状结肠黏膜的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年,PGP 9.5的表达水平逐步升高,术后第3年,PGP 9.5的表达水平达22±7,且这种变化以黏膜下层最为明显.(3)人工阴道黏膜VIP和NPY的表达:术后1年,阴道黏膜VIP和NPY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3±0.7、2.5±1.1,低于原位乙状结肠黏膜的5.3±1.4、5.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年,VIP表达水平逐渐回升,术后3年为3.7±0.7,明显高于术后1年的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Y表达水平在术后3年内回升不明显.结论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阴道黏膜的神经分布特征与原位乙状结肠相似.在术后1~3年内,人工阴道黏膜神经纤维密度降低后又有逐步回升趋势.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olon,sigmoid,Transplantation,Vagina,Mucous membrane,Ubiquitin thiolesterase,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Neuropeptide Y,Immunohistochemistry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