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不同气候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

Huan jing ke xue= Huanjing kexue(2015)

引用 3|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探讨汶川地震灾区不同气候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代谢的变化,采用BioIog_ECO生态板技术,研究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半干旱干热河谷气候未受损区﹑受损治理区﹑受损未治理区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平均颜色变化率( AWCD)在未受损区和受损治理区表现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半干旱干热河谷气候区,在受损未治理区表现为半干旱干热河谷气候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不同气候区内受损未治理区AWCD值均处于最低水平;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利用类型明显多于半干旱干热河谷气候区,在不同气候类型区内碳源利用种类均表现为受损治理区﹥未受损区﹥受损未治理区的趋势;不同气候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特征差异显著,其中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未受损区﹥受损治理区﹥受损未治理区,而受损治理区均具有最高的丰富度指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特征与土壤养分﹑地上植被生物量及植被覆盖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主要通过对地表植被和土壤环境的作用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能力,在不同气候类型区与不同的受损治理情况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特征具有显著差异。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carbon source metabolic diversity,microbial community,wenchuan earthquake,soil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