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阻阵列技术的发展趋势

Hongwai yu Jiguang Gongcheng/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2011)

引用 1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回顾和总结了国产电阻阵列3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技术方案、优缺点和最终结果.第一代64×64电阻阵列采用了体材料微机械加工的单晶硅薄膜微型电阻,成品率较高但与CMOS工艺不兼容、均匀性差、功耗大、占空比极低、规模小;第二代128×128和256×256电阻阵列采用了体材料微机械加工的复合薄膜微型电阻,基本解决了工艺兼容性、均匀性、功耗等方面的问题,但占空比和规模提高有限;第三代128×128复合悬浮薄膜电阻阵列采用了薄膜转移技术,占空比显著提高,功耗明显下降,该技术有望成为今后国产电阻阵列的主流制造技术,但技术成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对国产电阻阵列未来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和探讨.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Membrane transfer,Resistive array,Silicon anisotropic etching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