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四条水平肌超常量后退术矫正先天性眼球震颤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6)

引用 0|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四条水平肌超常量后退术矫正先天性眼球震颤、斜视以及视力恢复.方法:实验于1999-01/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眼科完成.选取在院就诊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26例,行悬吊缝线式四条水平肌超常量后退术,眼球震颤手术量每条水平肌肌肉包括缝线在内后退10~14 mm基础上,有代偿头位或斜视者,将其手术量计算在内,加减得出最后手术量.术前术后所有患者详细行眼部、视功能、异常头位和眼震电图检查.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4.6个月.结果:26例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全部纳入结果分析.术后眼球各方向运动不受限,术前22例有异常头位者,术后消失18例(82%),改善4例(18%),双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13例(50%),12例(46%)在正前方眼震基本消失,10例(39%)眼震明显减轻,4例(15%)眼震无变化.术前并发斜视16例,术后12例(75%)斜视矫正,无复视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为92%.结论:悬挂缝线式四条水平肌超常量后退术能有效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消除或改善异常头位,矫正合并的斜视,并发症较少.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null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