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对经皮穿刺兔脊柱VX2肿瘤模型的检测价值探讨

Zhonghua yi xue za zhi(2013)

引用 0|浏览2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植入VX2瘤块建立兔脊柱肿瘤模型的MRI和CT表现及其与后肢瘫痪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5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4组,其中A、B、C3组各14只于CT导向下穿刺腰1或2椎体植入VX2瘤块,D组10只作假手术对照.观察终点:A组,瘫痪后自然死亡或术后第50天;B组,出现瘫痪后第3天;C组,术后第14天;对照组,术后自然死亡或第50天.术后间隔7d定期行脊椎MR及CT,并每天观察后肢神经功能,达到预定观察终点时取出手术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52只兔椎体穿刺均成功.建立兔脊柱肿瘤模型共32只,对照组存活9只.术后第7天,脊椎成瘤兔32只及对照组9只MRI显示目标椎体内均有异常信号,而CT无阳性发现,术后14 d直至研究终点对照组9只兔MRI及CT显示目标椎体正常.术后14 d MR和CT的肿瘤显示率分别为65.6% (21/32)和3.1%(1/32),21 d分别为100% (21/21)和42.9% (9/21),两个随访点的MRI和CT肿瘤显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8 d及其后MRI和CT的肿瘤显示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平均生存时间(40±4)d,D组均存活至术后50 d而无后肢瘫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出现瘫痪时间为术后(22 ±5)d,B组为术后(22 ±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52).结论 CT导向下穿刺植入VX2瘤块建立兔脊柱肿瘤模型的成瘤率高,可重复性强;MR较CT能更早地显示脊椎肿瘤,但脊椎接种后7d行MRI及CT检查无实际意义;脊椎肿瘤导致后肢瘫痪后可显著缩短模型兔的生存时间.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models,animal,neoplasm metastasis,spin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