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性扩张器动物体内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13)

引用 0|浏览3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渗透性扩张器是内含甲基丙烯酸甲脂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吸水性凝胶的自膨胀扩张器,植入机体后可通过吸附体液而缓慢膨胀。
  目的:通过大鼠皮下包埋实验,探讨渗透性扩张器在动物体内的近远期变化规律及组织相容性。
  方法:设计Wistar大鼠自身对照实验,将渗透性扩张器(样品)和高密度聚乙烯(对照品)分别植入大鼠皮下,观察术后创面愈合情况,渗透性扩张器植入不同时间的扩张情况及其在大鼠体内的炎症反应。
  结果与结论:所有大鼠术后创面均Ⅰ级甲等愈合;渗透性扩张器植入大鼠体内第1周膨胀速度最快,4周时可膨胀至原始体积的9倍,4周后膨胀速度逐渐减慢,至12周体积约为原始体积的10倍,而后维持此体积不变;病理切片显示,渗透性扩张器植入后的炎症反应与高密度聚乙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渗透性扩张器具有缓慢持久的吸水膨胀能力及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Biocompatible materials,Histocompatibility,Polyethylene,Silicone elastomers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