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变迁及危险因素分析

Sichuan da xue xue bao. Yi xue ban =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edition(2013)

引用 7|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变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MV)时间≥48h的前期组179例(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和近期组(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3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VAP的病原菌和药敏情况。结果前期组、近期组VAP的发生率分别为22.35%、2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93.40%),前期组排前5位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阴沟肠杆菌,而近期组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及产气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近年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普遍下降,尤其碳青霉烯类敏感性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持续时间(OR=5.680,95%CI:2.867~11.253)、插管次数(OR=2.219,95%CI:1.037~4.748)、出生体质量(OR=2.127,95%CI:1.067~4.238)、新生儿窒息(OR=2.025,95%CI:1.079~3.799)及住院时间(OR=2.012,95%CI:1.215~3.967)为新生儿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VAP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普遍下降。MV持续时间、插管次数、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及住院时间长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Neonate,Pathogen,Risk factors,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