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阿胶合剂防治氟哌啶醇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Zhe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8)

引用 0|浏览1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了解氟哌啶醇的肾毒性与剂量和疗程的关系,观察黄连阿胶合剂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空白组):不给药;阳性对照组(阳性组):在建立氟哌啶醇肾毒性模型的同时,依那普利灌胃;肾毒性模型组(模型组):建立氟哌啶醇肾毒性模型;中药低剂量组(中低组):在建立氟哌啶醇肾毒性模型同时,黄连阿胶合剂低剂量灌胃;中药中剂量组(中中组):在建立氟哌啶醇肾毒性模型同时,黄连阿胶合剂中剂量灌胃;中药高剂量组(中高组):在建立氟哌啶醇肾毒性模型同时,黄连阿胶合剂高剂量灌胃;共给药30天后,留取尿液检测尿蛋白。结果:实验前后尿蛋白变化:实验后空白组α1微球蛋白(α1-MG)没有明显增减(P>0.05);而模型组、阳性组、中高组α1-MG则明显增高,实验前后相比较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此外,微量白蛋白(MA)各组实验前后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干预因素对尿蛋白的影响: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中高组之间α1-MG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模型组与阳性组或中高组相比较,α1-MG均明显升高(P<0.05),而中高组α1-MG则明显高于阳性组(P<0.05)。并且,不同剂量中药组之间α1MG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结论:①大剂量氟哌啶醇存在肾小管毒性作用。②黄连阿胶合剂能有效的减少蛋白尿,减轻氟哌啶醇对肾脏的损伤。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