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后胃镜活检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2005)

引用 1|浏览1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胃炎抗菌治疗后的病理变化,为临床提供防治本病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东山区人民医院慢性活动性胃炎的治疗患者胃镜活检50例,每例分别取材作光镜、电镜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胃黏膜病变轻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轻的病例比以往明显增多,HP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紧密接触,常嵌入微绒毛之间,并与胞质膜黏附,微绒毛常受损害,HP发生退行变性。结论:HP主要通过与黏膜上皮或腺上皮细胞微绒毛紧密接触或黏附,释放毒性物质,损害上皮细胞,并引起炎症反应。HP明显发生退行性变和胃黏膜病变减轻显然与临床采用抗菌药物有关。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