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透析与间断性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毒素清除及DKK1蛋白、sKlotho蛋白表达的影响

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2021)

引用 0|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比较高通量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与间断性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两种治疗模式对尿毒症毒素清除及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 Related Protein 1,DKK1)、可溶性Klotho蛋白(sKlotho)表达的影响,探寻更高效的血液净化模式.方法:将92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6例.A组接受间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B组接受高通量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毒症毒素、炎性因子指标、DKK1蛋白和sKlotho蛋白的水平,治疗后的血管钙化分级,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的异同.结果:透析治疗前,两组患者毒素和炎性因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经6m治疗后,两组患者尿毒症毒素和炎性因子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B组的血磷、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β2微球蛋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白介素-6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透析前,两组患者DKK1蛋白、sKlotho蛋白水平无显著(P>0.05);透析后两组DKK1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sKlotho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并且B组的DKK1蛋白水平显著低于A组,sKlotho蛋白水平则显著高于组A(P<0.05).B组的血管钙化严重程度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在清除中大分子尿毒症毒素、降低炎性因子指标和改善微炎症状态(MIS)、降低血管钙化程度方面均优于间断性血液透析滤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一种更高效的透析模式.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