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中部珠海组一珠江组层序结构及沉积特征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2009)

引用 8|浏览14
暂无评分
摘要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珠海组分为SQ32、SQ25.5两个三级层序,珠江组划分为SQ23.8、SQ21、SQ17.5和SQ16.5四个三级层序,其中前3个层序分为水进域、高位域,后3个层序分为低位域、水进域和高位域.珠江组初期的白云运动使珠海组的浅水陆架环境变更为珠江组的陆架一陆坡沉积环境,造就了古地貌的曼迭、层序界面的形成和沉积相的突变.层序界面在陆架主要为粗粒沉积物形成的侵蚀界面、浅水暴露界面,而陆坡为下切水道、丘状扇体底部侵蚀界面和滑塌层.层序的更迭使古珠江三角洲物源供给强度呈现强-弱-强-弱的特点,即珠海组时期的三角洲为陆架三角洲,沉积规模大;之后珠江组物源变弱,珠江组各层序低位域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水进域、高位域演化为陆架三角洲.低位期的三角洲前缘带越过坡折带沉积,并与陆架外的峡谷水道相连,三角洲进积、加积的碎屑沉积物向上陆坡内的白云凹陷内沉积,形成深水扇.因此,相对海平面变化、构造升降和沉积物供给强度控制着层序结构和沉积体展布.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sedimentary evolution,sequence framework,Zhuhai Formation,Pearl River Mouth basin,Zhujiang Forma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