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软组织厚度测量及其在面貌复原中的应用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2013)

引用 3|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软组织厚度作为颅骨面貌复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借助计算机技术对西安地区132例成年人颅面数据样本开展软组织测量、分析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分析特征点处软组织厚度和面部软组织分布图,发现面部软组织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额头区域软组织厚度薄且样本间差异小,脸颊区域软组织厚且样本间差异大;2)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男性软组织厚度的均值,发现20-3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小,50-6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其次,30-4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大,但30-40岁和40-50岁两个年龄段的软组织厚度近似;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女性软组织厚度的均值,发现20-3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小,30-4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其次,40-50岁阶段的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大;3)特征点处软组织厚度标准差可以反映面貌体态的差异,因此根据10个脸颊特征点的软组织厚度均值和标准差实现面貌体态分类;4)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体态对应的软组织平均厚度,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给定颅骨的三维面貌复原,复原结果相比于传统手工复原的结果更加科学。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Landmark,Skull,Soft tissue,Thickness,Craniofacial reconstruc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