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斑马鱼胚胎和幼鱼评价布洛芬的心脏毒性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2013)

引用 0|浏览9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以斑马鱼为实验动物,利用其胚胎和幼鱼对布洛芬的心脏毒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发育正常的受精后6h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布洛芬6.06~96.96μmol·L-1 48 h,然后移去布洛芬溶液,斑马鱼胚胎继续发育至受精后72 h。由于斑马鱼胚胎透明,通过显微镜可以清晰观察斑马鱼心脏形态和心脏跳动,详细记录布洛芬暴露后斑马鱼心脏的形态学改变。应用DVC 420 m显微摄像系统对斑马鱼心脏跳动活动进行录像30 s,然后用Image J软件对录像资料进行处理,统计心率。静脉窦是血液进入心房的部位,动脉球是血液流出心室的部位。若心脏发育过程受到影响,心房和心室的位置将发生改变,静脉窦和动脉球之间的距离相应发生改变,通过显微镜下测量静脉窦与动脉球之间的距离可量化评价药物对斑马鱼心脏影响程度。结果布洛芬6.06μmol·L-1组斑马鱼幼鱼心血管系统形态学无改变;但心率下降,为(160.0±1.4)min-1;SV-BA间距虽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12.12μmol·L-1布洛芬实验组斑马鱼出现心包水肿、心脏畸形;心率减低,为(152.8±4.1)min-1;SV-BA间距增加,为(190.3±6.9)μm。随着布洛芬浓度增加,斑马鱼出现体长缩短、体节发育异常、脊柱弯曲、卵黄囊水肿、出血、心脏缩小等多种表型改变。心率逐渐降低,SV-BA间距逐渐增大。结论布洛芬具有心血管毒性,可影响斑马鱼胚胎和幼鱼心脏结构和功能发育。本研究结果与关于布洛芬具有心血管毒性的流行病研究结论相一致,对于指导儿科合理使用布洛芬进行临床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