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低温停循环大脑海马区差异性miRNAs表达变化及机制探讨

Chinese Journal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2012)

引用 1|浏览5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深低温停循环(DHCA)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期间应用的一项重要技术。然而DHCA后的脑损伤严重但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最近研究提示microRNAs(miRNAs)涉及各种脑损伤的发生及进展。本研究利用miRNAs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猪DHCA脑损伤模型中的miRNAs表达变化,探讨脑损伤miRNA转录后调节机制。方法 6只小猪(体重2.0~2.5 kg)构建DHCA模型,三只DHCA组,三只假手术组,取海马组织提取总RNA进行miRNAs芯片分析,后行qRT-PCR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一系列miRNAs涉及的脑部疾病。预测特异性miRNAs的潜在靶点,而后通过分子功能注释系统(MAS)对预测靶点进行基因本体注释系统(GO)功能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系统(KEGG)探讨涉及的信号通路。结果结果 DHCA后,海马区有35个miRNAs表达改变。13个miRNAs显著上调(包括miR-23a,miR-27a,miR-182等),22个miRNAs显著下调(包括miR-10b,miR-200c,miR-210,miR-150等)。对这些miRNAs靶点预测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多个靶点和生物功能涉及DHCA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包括信号转导,转录调节,凋亡和炎症反应。结论 DHCA后脑损伤涉及一系列miRNAs的表达改变,为其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MicroRNAs,Bioinformatics analysis,Cerebral injury,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