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外围水体中正构烷烃的来源分析和通量估算:加强珠江上游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Geochimica(2012)

引用 1|浏览13
暂无评分
摘要
为评价珠江三角洲上游河流水体中的有机污染情况,从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分季度(2009年6月除外)从珠江支流的13个采样点采集水样,对样品中正构烷烃的浓度、通量及来源等做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中正构烷烃总浓度(包括20种烷烃从C15~C34,标记为∑C15–34)范围为225~7160 ng/L,平均值为2200 ng/L。采样期间内正构烷烃浓度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只是随着采样时间呈现出明显的直线上升趋势。总的看来,下游对照点的正构烷烃浓度要显著高于上游水样。多种正构烷烃的典型地球化学参数的计算结果都显示出这些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上游各支流排入珠江下游的正构烷烃∑C15–34年通量为320 t/a,占据每年通过珠江排入南海的正构烷烃总通量的89%。通过分析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上游区域所产生的石油烃对珠江水体的污染程度有加重趋势。只有加强区域合作,减小来源于上游区域的有机污染,才能最终实现珠江水体的有机污染治理。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economic development,n-alkanes,upstream of Pearl River,riverine flux,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