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区无菌性脑膜炎病原——埃柯病毒30型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2007)

引用 2|浏览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研究福州地区2004年无菌性脑膜炎病原——埃柯病毒30型(ECHO30)VP1区基因特征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福州地区2004年2株ECHO30(FJ-C2-04、FJ-C7-04),进行核糖核酸(RNA)提取和VP1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和分析PCR产物的核苷酸序列。结果所测2株ECHO30VP1区基因全长都是876bp,翻译的氨基酸全长292aa。2株病毒VP1区核苷酸同源性为99.89%(仅相差1个bp),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FJ-C2-04株VP1区基因全长和基因库(GenBank)上检索的相关ECHO30毒株比较,同源性为75.66%~97.49%。构建的ECHO30遗传进化树将已知的ECHO30划分为7个组,福州地区分离的ECHO30在第7组。结论ECHO30随着年代沿革不断衍化,福州地区分离株与早期分离株差异最大,与2004年浙江省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2002~2004年在浙江、福州和2003年山东、江苏省存在引起无菌性脑膜炎的ECHO30的局部流行。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VP1 gene,ECHO virus type 30(ECHO30),Group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