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凋亡蛋白FasL、Bid在结肠癌组织表达的临床意义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2008)

引用 23|浏览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了解促凋亡蛋白FasL、Bi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生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快捷法检测促凋亡蛋白FasL、Bid在正常结肠黏膜(正常组)18例、结肠腺瘤(腺瘤组)18例及结肠癌(肠癌组)56例的表达。结肠癌Dukes分期为A期21例、B期10例、C期10例及D期15例。表达程度采用半定量积分法。结果各组Fas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9/18例)、62.50%(11/18例)和16.07%(9/56例);其阳性表达在正常组与肠癌组及腺瘤组与肠癌组相比,χ2分别为9.82、15.65,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Bid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2%(13/18)、94.44%(17/18)、66.07%(37/56);其阳性表达在正常组与肠癌组及腺瘤组与肠癌组相比,χ2分别为3.20、5.56,P值分别为>0.05及<0.05,肠癌组与腺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肠癌Dukes D期Bid阳性表达100%与A、B期38.1%、4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Dukes D期有50.00%呈高表达。结论结肠腺瘤是结肠癌的早期阶段,其FasL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肠癌组织,Bid阳性表达率腺瘤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及肠癌组,说明两者均参与细胞凋亡调控和结肠癌生物学进程,在结肠癌的发生过程中,由于FasL、Bid缺失,细胞的凋亡程序不能正常进行,致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在结肠癌的发生中发挥作用。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immunohistochemitry,apoptosis,Bid,FasL,colon carcinoma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