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位点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2012)

引用 1|浏览36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直接基因测序法检测20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K-ras基因突变状态。将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意义。结果:2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RT-qPCR检测出突变63例,突变检出率31.5%;经直接基因测序,测序成功的样品169例,检出突变50例,突变检出率29.6%。其中第12密码子GGT→GAT最常见,占34.9%(22/63);其次是第13密码子GGC→GAC,占28.6%(18/63);第12密码子GGT→CGT最少,全组未见(0/63)。两种方法突变检测一致率为98%。K-ras基因突变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RT-qPCR能快速、敏感、准确地检测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位点,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K-ras Gene,Direct Sequencing,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Colorectal Neoplasms/genet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