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英文)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12)

引用 1|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近年已有干细胞移植修复慢性肠炎受损组织的报道,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的分布及分化情况,及对大鼠结肠黏膜的修复作用。方法:取经鉴定的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个,应用Hoechst 33342进行荧光标记,并将其经尾静脉移植入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3,7,14d取材。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d,大鼠结肠即可见荧光标记的细胞,移植后14d,大鼠结肠荧光标记细胞仍较多,此时可见部分标记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4d,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表达增高,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降低,结肠黏膜的病理损伤明显好转。说明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迁移至结肠溃疡部位并分化为上皮细胞,同时可通过调节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的修复。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null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