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现状及进展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7)

引用 3|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综述骨髓基质细胞在缺血性脑病方面的运用及其机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以“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neuron,ischemic cerebropathia,transplantation,in brain”进行组合检索,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基质细胞,缺血性脑病,神经,移植,脑内”,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基质细胞及其治疗缺血性脑病研究相关。排除标准:明显不随机的实验。质量评价:考察资料的真实性,调查设计是否严谨,实验过程是否严格,统计学处理是否合理。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46篇相关文献,排除197篇内容陈旧或重复的文献,49篇符合纳入标准,选用其中的30篇作为本文参考文献,分别涉及骨髓基质细胞的概况、制备与鉴定、植入、治疗机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内容。资料综合:骨髓基质细胞具有高度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诱导分化形成3个胚层来源的细胞,是组织工程的理想种子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可采用贴壁培养、密度梯度离心、流式细胞仪分选和免疫磁珠分选等多种方法分离纯化,通过识别细胞表面抗原进行细胞鉴定。通过外科移植、经脑脊液途径和经动、静脉输入等多种输入途径来治疗缺血性脑病,经基因修饰后的骨髓基质细胞输入体内治疗效果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殖、分化替代受损神经细胞并整合到原有的神经网络当中,并分泌细胞因子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目前亟需解决的是对治疗时间点的选择、适应证、输入细胞的数量和途径以及生物安全性等问题。结论:作为种子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在移植治疗缺血性脑病方面已取得许多成绩,但具体治疗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在其应用于临床前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更多
查看译文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