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区2008~2011年淋球菌抗菌药物敏感性监测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13)

引用 23|浏览38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监测深圳地区2008~2011年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了解淋球菌的耐药趋势及流行特点。方法收集淋球菌732株,同时整理相应患者信息资料,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对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 732株淋球菌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的菌株有712株(97.3%),每年的耐药率均达95%以上,未发现对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耐药的菌株,但头孢曲松低敏菌株有163株(22.3%),2008年所占比例最高(33.2%),随后有所下降,维持在20%左右。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共250株(35.71%)。4年间,3种抗菌药物的MIC50及MIC90均有1到2个稀释度的增加。732例患者除在抗生素使用方面有差异外,其人口学特征与分布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2008~2011年深圳地区淋球菌的耐药趋势未见明显增加,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仍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患者人口学特征与分布的稳定,有利于有效地开展淋球菌的防控工作。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Resistance,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Neisseria gonorrhoeae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