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区2004-2005年度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研究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 Zhonghua liuxingbingxue zazhi(2006)

引用 69|浏览27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主要四种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5岁以下全部住院腹泻患儿400例的粪便标本,分别采用Dako公司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杯状病毒检测采用酶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轮状病毒、星状病毒阳性标本用RT-PCR进行毒株分型鉴定。结果400份标本中四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轮状病毒47.3%、杯状病毒15.5%、星状病毒9.5%、腺病毒7.5%。其中有混合感染的病例数占13.5%。轮状病毒毒株G血清型分型结果为G2(34.4%)、G3(32.8%)、G1(1.1%)、不同型混合感染(5.8%)、未能分型(25.9%),P基因型分型结果为P[4](45%)、P[8](22.1%)、未能分型(32.9%)。G型与P型组合P[4]G2(43.6%)、P[8]G3(25.6%),P[4]G3(13.8%)、P[8]G2(3.2%)、P[4]G1和P[8]G1各1例。星状病毒血清分型结果为1型(57.8%)、3型(2.6%)、8型(2.6%)、未能分型(36.8%)。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轮状病毒最为明显为10-12月份。发病年龄主要为2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是6-23月龄。结论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复杂,轮状病毒仍是最主要病原,该年度轮状病毒的主要流行株为P[4]G2,与往年明显不同,病原混合感染比例较大,值得重视。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rotavirus,viral diarrhea,childre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