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白云岩成因类型与规模储层发育规律——基于元素面扫和激光U-Pb定年的认识

Natural Gas Industry(2021)

引用 1|浏览16
暂无评分
摘要
天然气勘探潜力巨大的埋藏晶粒白云岩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三大海相盆地均大规模发育,是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和对象,但目前对于其储层发育规律的认识尚不够明确.为了探讨不同成因埋藏白云岩的成储潜力,以塔里木盆地永安坝剖面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为解剖对象,通过分析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微量稀土元素面扫和激光U-Pb定年等分析结果,探讨了埋藏白云岩的成因分类和储层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将埋藏白云岩划分为准同生白云岩经埋藏重结晶形成的Ⅰ型埋藏白云岩和石灰岩经浅埋藏期交代作用形成的Ⅱ型埋藏白云岩,前者最早于准同生期形成,在浅埋藏期发生重结晶改造,而后者最早形成于浅埋藏期,延续到中深埋藏,均表现为晶粒白云岩;②上述二者尽管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明显,但是均形成于海源白云石化流体,前者形成于高水岩比条件之下,地球化学特征代表白云石化流体特征,后者形成于低水岩比条件之下,地球化学特征代表围岩特征.结论 认为,Ⅰ型埋藏白云岩具有更优越的成储潜力,相关储层发育具有相控性,是埋藏白云岩储层层状规模发育的基础;该项研究成果对于深层油气勘探方向优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