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Ai zheng = Aizheng =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07)

引用 6|浏览25
暂无评分
摘要
背景与目的:经皮射频消融是治疗小肝癌的最新有效的微创手术,但手术的麻醉尚未得到重视,一般的局部麻醉或者单次使用镇痛药物均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本研究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麻醉,探讨其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射频治疗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R组)组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F组)组,每组各30例。R组用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F组单次静注芬太尼1.5μg·kg-1,两组均以异丙酚微量泵维持麻醉。使用UT4000型床边监护仪记录术前、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后5min及患者术后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记录患者苏醒时间;记录术中体动、呼吸暂停、胸肌强直次数。结果:R组患者的清醒时间[(5.0±1.8)min]显著短于F组[(10.7±3.0)min](P<0.001)。异丙酚用量R组[(172.0±37.3)mg]显著少于F组[(330.3±61.2)mg](P<0.001)。术中R组的平均动脉压下降明显低于F组(P<0.05)。术中体动R组(5例)少于F组(12例),呼吸暂停R组(12例)多于F组(6例)。两组均未见胸肌强直。结论:肝癌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微量泵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效果确切、安全,但需要加强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
更多
查看译文
关键词
remifentanyl,intravenous anesthesia,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opofol,liver neoplasm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