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 正文

李飞飞的实验室招人了!不限专业,有跨学科研究经验优先

作者: AI科技评论

时间: 2020-10-01 23:41

HAI招聘简介

像任何强大的工具一样,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和回报是同等的。但与核能和生物技术等多数“两面性”技术不同,人工智能的开发和使用遍布全球,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我们无法控制如此分散的事物,但我们可以做很多来负责任地引导它。这就是为什么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领域不能仅仅是技术——它还必须是人文主义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AI的诞生是为了帮助人类“更智能”地生活,但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技术的无限膨胀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危害,比如:算法的歧视与偏见,将所有人种默认为“白色人种”,或将所有的护士默认为“女性”;将个人数据交给机器,可能带来严重的数据滥用与泄露问题;利用AI伪造短视频或语音,等等。

“AI向善”,成为人们对AI发展的一大期许。

2018年10月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Stanford Human-Centered AI Institute,HAI)成立之际,李飞飞与哲学家John Etchemendy出任HAI院长,并联合发表主题为《A common goal for the brightest minds from Stanford and beyond: putting humanity at the center of AI》的演讲,提出要将AI变成一股向善的力量(a force for good),并重视人类社会的需求。

HAI自成立以来便受到各界追捧与关注,筹集了重资用于研究资助、学术聚会、购买数据处理能力和吸引人才。

现在,HAI又开始招兵买马啦!截止申请日期:12月1日,仅剩两个月,快来看看~

HAI招聘简介

HAI将今年的招聘计划命名为“Junior Fellows Program”(初级研究员计划),招聘目标对象为经验较浅的年轻AI科研者。这次招聘面向全球,没有国家、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限制。入选者将于 2021 年 9 月任职,任期五年(不可延期)。

项目计划主页:https://hai.stanford.edu/junior-fellows-program

招聘的岗位名为“Fix-termed Assistant Professor (Research)”(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申请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学历:博士

2)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理论基础,系统,软件,应用程序和社会影响研究等

3)拥有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经验优先,包括但不限于人文,商业,教育,法律,医学,物理和社会科学

4)致力于AI科研,且教学的责任心强

投递申请时,申请人需要准备:

1)求职信(CV)

2)个人简历(Resume)

3)研究计划陈述

4)教学计划陈述

5)科研成果发表资料总结

6)4封推荐信

投递主页:https://academicjobsonline.org/ajo/jobs/16840

入选者将同时在HAI与斯坦福的计算机系或哲学系担任职位,职责包括:做科研;教学与指导本科生/研究生(每年一门课);参与其他校园活动。

除了丰厚的科研经费与薪水,初级研究院还有机会参与学术委员会,负责调研外部的科研资助项目。

申请截止时间:当地时间12月1日!(有申请意向的朋友注意时间,不要错过了哟~)

去年入选的研究员信息:Johannes Eichstaedt

图片来源:HAI官网Johannes C. Eichstaedt是一位计算机社会科学家。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Positive Psychology Center)担任高级研究助理。2011年参与创立并领导了“世界幸福计划”(World Well-Being Project),为计算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提供了一个共同合作的平台,吸引了390万美元的投资。2014年,他被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选为科学与社会领域的新兴领袖(Emerging Leader in Science & Society)。加入HAI后,他被共同任命为Ram和Vijay Shriram教职研究员,同时担任心理学系的助理教授(研究)。

其他研究机会,也可以关注:https://hai.stanford.edu/research/fellowship-programs坚守初心,为人类造福

HAI主页:https://hai.stanford.edu/

HAI研究所位于斯坦福大学校园中心的一座20万平方英尺的新建筑中。

李飞飞与John Etchemendy共同担任HAI研究院的院长。John Etchemendy是一名著名的哲学家,也是斯坦福大学的前副校长。因此,外界称,这是一次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合作。

HAI成立时,两位院长便就AI的发展达成一致:

1)人工智能必须融入更多人类智慧的多样性、细微差别和深度。

2)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与对人类社会影响的持续研究相结合,并以此为指导。

3)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增强我们的人性,而不是减少或取代它。

研究院致力于三个目标:
1)推进和发展下一代AI科学(着重与脑科学和认知学交叉);

2)研究和预测AI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影响;

3)设计和实践以人为本的AI技术和应用。

 HAI的咨询委员会成员同样是大咖云集,包括:谷歌前执行董事长Eric Schmidt、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雅虎前CEO Marissa Mayer和联合创始人Jerry Yang,以及知名投资者Jim Breyer。

HAI大楼

HAI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如下:

1、人类影响研究任务

该方向旨在以多学科的角度研究AI对人类以及社会的影响,涉及的研究课题有:

  • 算法在多大程度上引入、加重或减轻偏差和风险。
  • 机器和人做出的决定之间的“责任差距”。
  • 使用和滥用人工智能进行监视、人口控制和发动战争。
  • AI对社会机构、司法系统、政府、行业结构、劳动力市场、经济增长和跨国贸易的影响等等。

研究样例:

2、增强人类能力研究任务

该方向旨在探索让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和增强人类的潜力,使人类在写作、设计、医疗等任务上表现得更好,并遵守人类社会的文化习俗,而不是替代人类。涉及的研究课题有:

  • 大流行如何促进机器人技术的成长?
  • 机器是否真的能替代人类?
  • 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辅助治疗医院患者?
  • 开发AI工具辅助自闭症儿童识别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以及社交互动。
  • 应用建模和强化学习优化机器触觉技术,学习触觉反馈以进行运动指导等等。

研究样例:

3、智能研究任务

该方向旨在解决当前AI系统普遍存在的缺陷,比如缺乏灵活性、语境理解、可解释性,以及过度依赖标注数据,其目标是开发出能够理解人类语言、情感、意图、行为以及多尺度互动的机器智能。涉及的研究课题有:

  • 研究人类感知机制,解决对抗样本问题。
  • 与机器学习和AI系统交互的人类提供的自由探索(指强化学习中的探索、利用中的探索)。
  • 综合AI、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探索人类如何学习、机器如何学习以及彼此如何学习等等。

研究样例:

成立虽然仅有两年时间,但HAI一直坚守初心,致力于为人类造福的AI研究。今年新冠大流行期间,4 月 1 日,李飞飞在 HAI 的「新冠肺炎和 AI」直播活动中介绍了她的团队研究《AI-ASSISTED IN-HOME ELDERLY CARE AMID COVID-19 PANDEMIC》(COVID-19中,AI辅助老年人居家防控)。

视频回放链接:https://hai.stanford.edu/events/covid-19-and-ai-virtual-conference/video-archive

在HAI团队的研究中,他们应用RGB 相机、深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可穿戴传感器,以边缘计算为核心,同时着重强调保护个人隐私问题。此外,李飞飞还分享了包括感染检测、移动性分析、睡眠模式分析和饮食模式分析等四个不同场景的应用模式,以解释人工智能传感器如何协助医疗护理人员和家人,帮助和保护老年人。

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相信在未来,HAI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惊喜。

李飞飞带出的牛人

李飞飞的履历光鲜,在AI领域的成就显赫,想必大家也早有耳闻!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学士(1999 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2005 年获得),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HAI院长,AI4ALL 联合创始人及主席,IEEE Fellow。今年2月,李飞飞还入选了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理由是:李飞飞为建立大型机器学习和视觉理解知识库做出了贡献。

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李飞飞团队出来的,没有一个是平庸之辈:

李佳:斯坦福医学院AI Fellow,前谷歌AI中国中心总裁,2018中国AI英雄风云榜【技术创新人物先锋奖候选人】。

Andrej Karpathy:现任特斯拉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视觉总监(Director of AI and Autopilot Vision),直接向马斯克汇报。

邓嘉: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近年曾获得斯隆研究奖、ICCV最佳论文奖、ECCV最佳论文奖等等奖项,ImageNet一作。

卢策吾: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入选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创新35人”,2019年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朱玉可: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助理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获得国际机器人顶会 ICRA 2019 的最佳论文奖。

大家还知道哪些由李飞飞带出来的牛人呢~欢迎补充~

[关于转载]:本文转载自AI科技评论,仅用于学术分享,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二维码 扫码微信阅读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