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常规临床路径的诊疗模式对DRG运行影响的分析

Modern Medical Journal(2022)

引用 0|浏览2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随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规范促进医院运行效能提升以达到更少的医疗花费、更短的住院时间、更好的诊疗效果,探索常规临床路径(以下称"临床路径")的实施对DRG运行效率、服务能力及结算指标的影响,为指导临床路径在DRG支付方式改革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南京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至9月所有参与DRG支付方式改革结算的28 281例病例,以是否完整完成临床路径及其对不同病种类型、分组类型及结算类型结算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探索医疗费用类别在不同的DRG结算类型中对结算率的影响.结果:基础病组病例数较非基础病组病例数少(4 008例vs.24 273例,P<0.005),内科病组较操作病组及手术病组病例数多(12 324例vs.3 388例vs.12 569例,P<0.005),正常倍率病例组较低倍率病例组及高倍率病例组病例数多(26 419例vs.1 445例vs.417例,P<0.005);从整体情况来看,使用临床路径会伴随着较低的结算率[(10.17±1.58%)%vs.(10.36±1.83)%,P<0.005];无论是否使用临床路径,对不同的病种类型、分组类型还是结算类型病例,均未显示出有利于结算率的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费用是影响DRG结算率的重要因素,且与是否使用临床路径无必然的关系(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在提高DRG运行效能上未显示出有效性,基于DRG支付政策优化临床路径可能是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