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覆盖栽培对旱作冬小麦土壤水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3)

引用 0|浏览7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探明不同栽培措施下全膜覆土穴播种植对不同基因型冬小麦生产的土壤水分状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旱作冬小麦覆膜适水种植与农业绿色可持续高质量生产提供依据.采用普通聚乙烯地膜覆土穴播(PE)和生物降解地膜全膜覆土穴播(BM)2 种覆盖材料种植方式,以传统露地穴播(LD)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状况、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气候和作物耗水影响下,地膜覆盖处理较 LD降低 0-300 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BM较 PE显著降低 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冬小麦全生育期耗水量BM较 LD和PE分别增加 22.0,23.0 mm,全生育期土壤水分消耗量BM>LD>PE."陇鉴 110"2 个种植季地膜覆盖均较露地栽培显著增产;2018-2019 年种植季,"陇鉴111"PE、BM较 LD分别增产 40.3%和 29.7%,2019-2020 年种植季,受严重倒伏影响 PE、BM较 LD分别减产 2.5%,3.5%.与 LD相比,地膜覆盖降低冬小麦籽粒品质,BM较 PE 极显著提升面团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陇鉴 110"籽粒平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弱化度分别较"陇鉴 111"增加 10.6%,11.1%,10.3%.因此,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可起到与聚乙烯地膜类似的蓄水保墒功能,但在旱作区冬小麦生产中,生物降解地膜覆盖要依据品种耗水特性及地膜栽培适应性,选择适宜的品种.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