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cRNA表达谱分析加味桂枝茯苓丸干预大鼠子宫肌瘤的分子机制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1)

引用 1|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探讨加味桂枝茯苓丸干预子宫肌瘤大鼠的分子机制.方法:将72只无特定病原体(SPF)雌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预防给药组,模型组及预防性给药组采用雌孕激素负荷法建立子宫肌瘤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加味桂枝茯苓丸大、小剂量组.所有大鼠分别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米非司酮组(灌胃米非司酮1.04 mg?kg-1),加味桂枝茯苓丸大、小剂量组(分别灌胃加味桂枝茯苓丸9.18,4.59g?kg~1)、预防给药组(灌胃加味桂枝茯苓丸4.59g?kg-1),1次/d,连续28d.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子宫形态学变化,采用互补干扰RNA(micRNA)基因芯片检测子宫micRNA基因表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出有差异表达的micRNA,通过基因功能富集预测加味桂枝茯苓丸干预子宫肌瘤模型大鼠可能的信号通路.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icroRNA上调1个,下调9个.与模型组比较加味桂枝茯苓丸大剂量组上调2个,下调1个;预防给药组上调9个,下调2个.经过基因功能富集分析,4条信号通路与子宫肌瘤密切相关,分别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结论:加味桂枝茯苓丸影响了雌孕激素诱导子宫肌瘤模型大鼠micRNA的表达谱,提示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可能涉及到多种生物学过程信号传导及基因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