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对孤独症大鼠行为及IL-10、IL-18的影响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2020)

引用 1|浏览4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治疗对孤独症大鼠行为及脑内额叶区域白细胞介素(IL)-10、IL-18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丙戊酸钠(VPA)建立Wister大鼠孤独症动物实验模型.实验共分为5组:实验组40只孤独症大鼠随机均分为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组、丰富环境组、头穴丛刺组、模型组,对照组为正常大鼠(n=10).大鼠21日龄时进行干预,3周后对5组大鼠进行行为学分析、Nissl染色额叶神经元计数及Western Blot检测IL-10和IL-18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异常行为得到改善(P<0.05),额叶神经元存活数量增加(P<0.05),额叶IL-10蛋白表达升高、IL-18蛋白表达降低(P<0.05),且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组优于丰富环境组或头穴丛刺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丰富环境训练可改善孤独症大鼠的异常行为,且优于单纯的丰富环境训练或头穴丛刺治疗,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抑制脑内额叶区域促炎因子IL-18、促进抑炎因子IL-10蛋白表达对介导孤独症大鼠异常行为的机制产生抑制而实现.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